毛式中山装是中山装的改进版。毛主席总是穿这种中山装,这种改良的中山装在国外被称为“毛装”。
1956年4月13日,《北京日报》头版披露了一则消息,中央政府将上海20多家一级服装店集体搬迁到北京。15名熟练的工匠被安置在隶属于中央办公室特别会计室的服装厂。为毛泽东设计服装的田阿桐想到了中山装。
这件衣服设计好后,毛主席非常满意。随着八大的到来,毛泽东穿上这件中山装,照了一个标准像,放大后挂在天安门城楼中央。
1、起源不同
传统中山装起源的说法之一,是源于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时,有一次带着自己穿过的一套日军军服去亨利服装店,让裁缝把它换成“便服”。换上“便装”后,还是有点像英国军装。
但在便服里,既不是“唐装”,也不是“西装”,所以店员给它取名为中山装。当时的中山装背部有一条缝,背部中腰有一条腰带,前门钉着九颗扣子,上下口袋都有“胖裥”。
为毛泽东设计服装的田阿桐看到毛主席身材高大魁梧,普通的中山装很难很好地展现主席伟岸的身形,只好做了适当的改进。中山装的领子比较窄。他根据毛主席的身材、风度和风采,大胆改进了原来的中山装,命名为“毛式中山装”。
2、款式设计上不同
中山装的基本形式是:立领,四个带笔筒形袋盖的贴袋,袋盖上有纽扣,前门襟有七颗纽扣,袖口有三颗纽扣,背后有腰带和开衩。
20世纪20年代以来,中山装的款式虽然有个别变化,但整体变化不大,主要变化是将七粒扣改为五粒扣。取消皮带,切开背部;上口袋打褶贴袋改为平贴袋。
为毛泽东设计服装的田阿桐,根据毛泽东的体型,将中山装上方两个口袋的封面改成了锐利的弧形,垫肩微微上翘,让肩膀更加平坦柔顺。领子变化最大,领口变宽,翻领变大变尖,彻底改变了扣喉的格式。
衣服正面宽,背面略宽,中腰略收敛,衣服的后片比前片长,袖子微抬,更加华丽。
大陆的简化中山装一般习惯上叫“毛氏中山装”,因为毛主席穿这件衣服的次数比较多,影响比较大。标准中山装的基本款式与“毛式”中山装相同。毛式中山装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化,比较圆润,不太强调棱角,没有收腰,比较休闲。
第一,标准中山装袖口有类似传统西装的袖扣,据说象征三民主义,但毛氏中山装一般没有。第二,标准中山装有明显的腰身,比较适合体型较瘦,但是毛式中山装不明显。第三,毛氏中山装的下口袋比较大。
总之,标准中山装比较直,棱角分明,类似于军装,而毛式中山装比较休闲,类似于便服。
其实毛主席也穿标准的中山装,只是主席的性格比较随便。除非是重要场合,他更喜欢穿宽松舒适的毛式中山装,不喜欢棱角分明的标准中山装。
1956年,服装设计师田阿桐受命为毛泽东做衣服,想到了中山装。但由于毛泽东高大魁梧的身材和普通的中山装,很难很好地展现他的风采,必须进行适当的改进。
中山装的领子比较窄。田阿桐根据毛泽东的身形大胆改进了原来的中山装,这件衣服设计好后,毛泽东非常满意。
八大召开。毛泽东穿上这件中山装后,照了一张标准像,放大后挂在天安门城楼中央。此后,只要毛泽东在重要场合总是穿这种中山装,这种改良的中山装在国外就被称为“毛装(Mao-suit)”。
防尘工作服是需要做抗静电处理的,主要采用涤纶类的面料做料子,透气性一般如果在粉尘很多,遇到电火花的时候,容易引起爆炸火灾,所以防尘工作服一般都具备防静电功能的。防静电防尘面料主要将导电纤维和涤纶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。制......
...
"三合一冲锋衣"顾名思义,它具备三种组合穿法,外套单穿、内胆单穿、"外套+内胆"组成起来穿。因其强大的多功能性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,"外套"由防水透气性面料制成,材质稍硬,保暖性能差一些,但是内胆又弥补了保暖性与舒适性,"......
你可以用吹风机和轻拍的动作来拆散结坨的部分。具体步骤如下: (所需工具:吹风机) 1.首先将棉服平放在桌子上,用手拍打,把结块的地方打松。 2.把两个袖子相对拍,把袖子的棉坨拍松。 3.把吹风机转到暖风。不把......
文化衫其实是一种可以DIY的服装。文化衫是一种可以彰显个性的服装,它不分性别、年龄、贫富。只要你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,不想被一些限制所束缚,文化衫可以说是风靡全球的文化品。文化衫的流行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,你可能没有皮夹......
焊工工作服的标准与要求,在GB9448-88《焊接与切割安全》中4.2.2条有如下要求:4.2.2.1 焊工工作服应根据焊接与工作的特点选用。4.2.2.2 棉帆布工作服广泛用于一般焊接、切割工作,工作服颜色为白色。推荐......
*五洲之星将严格保护您的隐私,请放心填写